新能源汽车盈利能力是否真如表面火热?
新能源汽车(Energy vehicles)目前以电动车为主,当前全球主营电动汽车生产盈利能力最好的恐怕只有这两家公司: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的比亚迪,关联产业链的企业则是芯片、传感装置厂商,其次是电池生产厂商。特斯拉从软件到电池都有自己的方案,国内的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重要的供应商,自主的汽车品牌已占有国内相当比重份额,海外市场也扩展得不错。
特斯拉是从一开始就主打电动汽车,掌握的上下游技术专利数量遥遥领先同行,电动汽车核心技术有:传感器、软件(联网数据处理)、电池、电机、电控芯片,一家电动汽车的研发成果主要看这几个领域,这是核心竞争,其实电动汽车的所耗的物理材料比传统燃油动力要低,动力是电机,燃料全是电池充电供电产生能量。但电动汽车成本初期是要需要大量软件、硬件研发,后期的生产成本会越来越低。自特斯拉汽车进入国内市场以来,Model 3从2019年的36.39万元人民币降价至现在的在279900万,这似乎不是他的终极降价,其盈利能力也在不断上升。下面是美股NASDAQ:TSLA公司的盈利情况:
主要指标(截止2022-06-30)币种:美元
市盈率TTM |
98.68 |
市净率MRQ |
25.81 |
每股收益TTM |
3.04 |
每股净资产 |
11.61 |
每股股息(USD) | -- |
周息率 | -- |
收入总额 |
356.90亿 |
收入总额同比 |
59.71% |
归母净利润 |
55.77亿 |
归母净利润同比 |
252.97% |
毛利率 |
27.16% |
净利率 |
15.55% |
总股本 |
31.33亿 |
总市值(USD) |
9390.38亿 |
比亚迪国内电动汽车的龙头企业,早前也生产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自2018年开始推出系列电动汽车:元、秦pro、秦EV、比亚迪宋、唐EV新能源、比亚迪e5和比亚迪e6、海豹、驱逐舰、海豚等。比亚迪既有燃油汽车技术又有电动车的整车技术,在电池技术领域已是重要的供应商,在电动汽车整生产规模、争盈利能力中为数不多可以和特斯拉汽车正面一较高低国内车企,下面是深证:002594比亚迪公司的盈利情况: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1.2350 |
每股净资产(元) |
33.1859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14.8344 |
扣非每股收益(元) |
1.0400 |
每股公积金(元) |
20.9147 |
市盈率动(倍) |
113.24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1.2400 |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
10.2178 |
市盈率TTM(倍) |
148.94 |
总股本(万股) |
291,114.29 |
流通股本(万股) |
116,476.46 |
市盈率静(倍) |
267.39 |
总市值(元) |
8142亿 |
流通市值(元) |
3258亿 |
市净率(%) |
8.43 |
数据来源:2022半年报,部分数据来自最新业绩快报;其中每股收益字段均以最新总股本计算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其余指标若发生股本变动等情况则将重新计算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上年同期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上年同期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上年同期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3.75 |
1.50 | 毛利率(%) |
13.51 |
12.76 |
资产负债率(%) |
69.29 |
59.94 |
营业总收入(元) |
1506亿 |
908.9亿 |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
14.00 |
5.1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
65.71 |
50.22 |
归属净利润(元) |
35.95亿 |
11.74亿 |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
51.18 |
-14.08 |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
206.35 |
-29.41 |
扣非净利润(元) |
30.29亿 |
3.687亿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
111.62 |
-28.04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
721.72 |
-59.76 |
数据来源:2022半年报(最新数据),2021半年报(上年同期),部分数据来自最新业绩快报
纵观全球纯电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恐怕仅有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两家企业是盈利的,国内的理想汽车、蔚来、小鹏汽车的财务报表,均显示收入在增多,但是利润在减少,下面逐个的了解下:
美国LI理想汽车2022年财报:
主要指标(截止2022-06-30)币种:人民币
市盈率TTM |
-544.31 |
市净率 |
4.35 |
每股收益 |
-0.34 |
每股净资产 |
40.64 |
每股股息(USD) |
-- |
周息率 |
-- |
收入总额 |
182.95亿 |
收入总额同比 |
112.38% |
归母净利润 |
-6.29亿 |
归母净利润同比 |
-5.61% |
毛利率 |
22.09% |
净利率 |
-3.56% |
ADS份数 |
10.42亿 |
总市值(USD) |
274.43亿 |
美股NYSE:NIO蔚来汽车2022财报:
主要指标(截止2022-06-30)币种:人民币
市盈率TTM |
-21.59 |
市净率 |
6.67 |
每股收益 |
-5.75 |
每股净资产 |
19.27 |
每股股息(USD) | -- |
周息率 | -- |
收入总额 |
202.03亿 |
收入总额同比 |
22.96% |
归母净利润 |
-45.70亿 |
归母净利润同比 |
17.42% |
毛利率 |
13.80% |
净利率 |
-22.47% |
ADS份数 |
16.71亿 |
总市值(USD) |
320.07亿 |
美股NYSE:XPEV小鹏汽车2022财报:
主要指标(截止2022-06-30)币种:人民币
市盈率TTM |
-12.41 |
市净率 |
2.32 |
每股收益 |
-8.46 |
每股净资产 |
46.44 |
每股股息(USD) | -- |
周息率 | -- |
收入总额 |
74.36亿 |
收入总额同比 |
97.71% |
归母净利润 |
-27.01亿 |
归母净利润同比 |
-126.10% |
毛利率 |
10.88% |
净利率 |
-36.32% |
ADS份数 |
8.61亿 |
总市值(USD) |
138.00亿 |
以上三家公司的财报显示,收入在增多利润却出现负数,对于电动汽车本就属于高科技拼技术,掌握核心技术越多利润自然越多,反之如果生产汽车需要外部专利技术授权,那么生产越多采购技术授权费用越多,所以利润越低,这就为什么热火朝天的电动汽车,实现盈利的车企少之又少,掌握核心技术越多利润越高,这类现象不单只是汽车领域,其他领域也是,有的企业业绩收入总额很大,但利润很低,那么就是上下游的技术渠道掌握的尚不够,相反有些小公司虽然生产收入总额不大,但利润率却很高。
下面是FF法拉第未来汽车,这个在国内保守争议,同样可以看到尽管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投资电动汽车有这么多年,融资规模也相当庞大,几度宣传说投入量产,但现在从财报看,依然是“无”,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这家汽车公司的生产线和核心技术掌握的还不够多,核心技术专利如果大部分需要从其他同行授权购买,那么他的成本自然也会很高。
美股NASDAQ:FFIE法拉第未来
主要指标(截止2022-06-30)币种:美元
市盈率TTM |
-0.53 |
市净率 |
1.21 |
每股收益 |
-2.08 |
每股净资产 |
0.92 |
每股股息(USD) | -- |
周息率 | -- |
收入总额 |
-- |
收入总额同比 |
-- |
归母净利润 |
-2.95亿 |
归母净利润同比 |
-129.77% |
毛利率 |
-- |
净利率 |
-- |
ADS份数 |
3.28亿 |
总市值(USD) |
3.64亿 |
纯电动车企与传统燃油车企的竞争:虽然电动车没有燃油那么多机械零部件,但其它车体零部品牌生态成本可能没有优势,加之传统车企也在布局新能源,电动汽车续航问题似乎始终无法得到突破,目前电动汽车最高续航600公里左右价格在20万至40万人民币,尽管现在充电桩增多,长途跨省出行仍然暴露出电池车的居多弊端,然而另一个氢能源汽车似乎正在悄无声息的崛起,氢气续航里程更长,充气时间更短,如果氢能源汽车大面积推广,电动汽车将爆发断崖式降价,目前尚无法预测这个爆发时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