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文:中国文化危机——音乐危机

中国文化危机——音乐危机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5日 12时34分38秒   新闻类型:广域新闻    访问次数:7759
字体: 初始 添加收藏 分享给好友
中国文化危机 之音乐危机

   中国文化似乎走入了一个胡同死角,无法在宽阔的高速公路明亮的街道上奔驰,缺乏创新缺乏认真做研发的中国文化,中国目前文化从业人员极度需要认真反省,整个文化相关联的行业都需要反思,好的文化产品不但能够创造巨大经济动力,也能给人精神享受得到提升给社会带来进步。反之就是就会缺失发展的动力,给社会带来堕落的病态精神。

告别传统的观念“文化与文化产业”;用知识知识产业创造“文化与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中“新闻、出版,传媒广播、广告、印刷、演出、电影、美术、音乐以及近年延伸定义到网络与游戏领域”这些都是在传统的文化产业上的拓展的定义(这也是目前很多国内学界定义); 知识产业是什么,知识产业包罗以上的传统文化产业中所有行业,知识产业更强调与研发、与流程上的部署,像以上“新闻、出版,传媒广播、广告、印刷、演出、电影、美术、音乐”是知识产业的一个“表现环节”,在“表现环节”背后的研发流程部署是知识产业更重要的部分,这些也是产生价值带动经济重要环节,在此不作过多的知识产业概念上的强调(至于网络与游戏很明显是知识型的产业,不用赘述,网络与游戏本身就是重在研发环节的产业)。

知识产业 与 传统文化产业 中的“音乐演出与生产”。
在以往的惯性理解 “艺术与商业是难以同时行使在同一轨迹上”,那或许只是在文化产业上的看法,但是在知识产业精密规划中 艺术不但能和商业紧密地同时行使在同一轨迹上(实现艺术与商业双赢),并且能够创造巨大的生产经济价值,在传统的音乐领域 更多的只是强调的是一种演奏表现环节,因此只有做出好的音乐曲子和演奏表演出好的音乐才能实现价值(除了作曲演奏表演出好的音乐以外的环节不认识也无法重视),所以学院派传授乐理知识和乐器常识、编奏演奏知识后就走入胡同,这就表现环节, 在知识产业中就是表现环节。

在知识产业中的音乐又和传统的文化产业中的音乐有什么区别

音乐与电子琴开发
在知识产业中音乐是怎样延伸产业的,我们就以电子琴领域来例举,在国内各大音乐院校学科学习,想必多数都是用的德国钢琴、日本产的电子琴/电钢琴(雅马哈/yamaha、卡西欧/casio),在此仅对电子琴或电钢琴展开话题,国内厂商也有生产电子琴而不会首选国产电子琴,原因简单国内琴产品不及日本产品,电子琴系列产品除去外壳之外就是芯片了,芯片里面就是琴的控制指控中心,即软件;软件来辨别弹奏的指键即时发声,同时也辨别手指的轻重来发声,从演奏者弹奏键盘到出声就是这样的过程(当然这只是简单过程介绍,实际芯片到软件过程要复杂的多),如果仅仅是外壳生产的话想必国内能轻松做出来,而软件琴的指控中心就需要掂掂分量了,这个环节需要音乐才华和软件工程周密协调合作反复尝试排错,才能做出/生产出音乐演奏者喜爱的电子琴。我们知道要一位电脑盲的音乐天才或大师和一位音乐盲软件高级工程师协同开发这项任务是多么一种无法沟通的情景,甚至一年的开发项目会因为沟通问题拖延好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电子琴开发发展经历了很多年,请参考电子琴发展史),也甚至直接解散的可能都有; 这个问题只有在知识产业中才会变得明显起来,在音乐演出演奏中不会遇到,所以说传统文化产业中的音乐不会遇到这个问题;那么能够顺利把音乐问题和软件工程天衣无缝的完美结合——完成这项开发,生产出所有音乐弹奏者喜爱满意琴(弹奏发声错误率降至最低,让使用者无法知觉出来)那么这就是给企业带来生产价值产品,给企业生产带来丰厚回报产品,这就是日本企业的产品研发雅马哈/yamaha和卡西欧/casio做到的。中国有没有做到?这个问题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做到这一点?国内大学音乐院校需要重新思考问题,除了传授乐理知识和乐器常识、编奏演奏知识有没有学生去伸展软件开发环节的知识?目前从在中国找一位能够通晓乐理音律、熟练弹奏演奏一种两种乐器,并且能够懂得一门高级计算机开发语言人才,恐怕是仰望月亮的嫦娥女般地飘渺,如果有!这便是社会企业生产的动力,这就是人才知识的动力,我们知道 开发工程师们自娱自乐能弹奏一两首曲子的能力是无法给音乐家开发琴的,必须要让开发人员有音乐家的能力或音乐家具备开发能力才能完成这项创造性的工作。

     传统的琴只有音乐专业人员才使用,电子琴改变了这一现状不但是一种专业的演奏工具,也像DVD电视家电般的被更多家庭购买。

音乐与电脑音乐软件开发
在信息软件技术发展下,国内的大学音乐院校也开设电脑作曲(或数码音乐)相关学科,这类课程教的是使用软件讲解为主体,结课时让学生用软件做出音乐展示,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对或质疑的问题,软件音乐创作代替传统的硬件弹奏与编奏,电脑软件音乐创作给创作者带来空前的思维思想上的释放,甩开了传统笨重的硬件弹奏束缚这些都是事实;回到知识产业上来谈,仅仅在编奏或演奏上仍就是上面所说的表现环节,知识产业中的表现环节,软件作曲是传统音乐弹奏演奏工具上的一次革新,这个工具的革新和电子琴一样需要音乐家和软件工程师协同开发,在此又质问上面电子琴的问题,软件作曲和传统硬件作曲只是换了音乐弹奏演奏工具,我们音乐院校是否除了学习使用工具之外,有没有人延伸到开发工具上来?这个问题很严重音乐家或音乐老师或学生没有工具开发方向,工程师们能玩玩乐器或音乐软件,但是没有音乐方向;再次说如果有具备音乐家的开发工程师或具备工程师的音乐家,便能开发出优秀的音乐创作工具软件产品,这就是企业生产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动力人才带来的动力。

图例,从工具研发(乐器软件研发)到 音乐创作和演奏表现音乐输出和听众/观众见面,再至发行销售赢利模式。


 

 在三个环节中我们的大学院校,以及更多文化与音乐工作领域的朋友是集中在中间蓝色环节,演奏编奏表现环节。我们熟悉自己的情况在研发工具环节似乎天生弱处,通过上面电子琴和软件电脑音乐方面的研发都已经看出中国的创造研发工具环节的虚弱,那么从中间的演出演奏编曲表现环节至发行音乐与赢利模式上下功夫又将面对什么样问题?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浸透人们的生活,在信息网络浪潮中仍旧需要研发在线音乐系统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音乐仍需要紧密地部署开发赢利模式,传统的现场演出方式仍是可行的方式,但是网络信息浪潮似乎已经淹没掉CD/DVD发行模式,如何开发一套在线音乐收盈模式这又是音乐家的问题来了,网络音乐的传播让世界上所有的音乐创作人或唱片公司都头痛或头痛过。


延伸案例
BlueMan 在音乐演奏工具上至演出与音乐表现上创新,对销售的影响。
Blue Man Group 始创于1987年纽约,由三名身着黑衣面妆蓝色角色即是Blue Mam 的符号,演出表演时由三人贯穿整个演出,独创的乐器由“水管”拼接成在管道内配有声音传输取样设备,为了烘托演出气氛 Blue Man 会用醒目的色彩对比,这样也和乐团的音乐反差对比起伏强烈相呼应,官方地址 ,官方展示片段,国内视频网站播放,Blue Man 乐团成功将他们团队研发的音乐(音乐是乐器研发演奏的表现结果)推向世界演出,在欧美各国都受到了剧烈欢迎,在日本和台湾地区都分别有演出,团队非常注意网络发展以及完全自己团队控制网络发展权,团队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从初期只90年至2000年发展相对平缓,2000年后是Blue Man 发展壮大推出的演出音乐产品产生相应逐年剧烈,几十年的研发积累终究释放在演出和音乐的成果上,从工具研发演出表现网络效应推广完全控制, 下图是乐团演出 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