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文:方正集团和紫光集团国字号校企纷纷破产重整-问题出在哪里?

方正集团和紫光集团国字号校企纷纷破产重整-问题出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4日 12时33分09秒   新闻类型:广域新闻    访问次数:1986
字体: 初始 添加收藏 分享给好友

国字号标杆校企纷纷破产重整-问题出在哪里?

北大方正集团和清华紫光集团自80年代以来被誉为中国最好最牛的“校企”,进入2020年后这两家资产规模都号称3000亿以上,相续都资不抵债,在法院被申请破产重组。或许代表一个时代价值结束,也或许原本国内的科技发展走偏了方向。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家公司情况:

方正集团:是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王选院士是方正集团的技术奠基人,其发明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奠定了方正集团的起家之业。据集团官方介绍“公司介绍_集团概况_方正集团 (founder.net)”:旗下拥有的上市公司包括:方正控股、北大医药、方正证券、中国高科。业务板块:

  •  IT板块:以方正信息产业集团为业务主体,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推动者和中国IT行业的领军企业。
  •  医疗板块:以北大医疗集团为业务主体,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和方正集团共同设立。
  •  产业金融板块:以方正物产集团、方正证券、北大方正人寿等为业务主体,业务涵盖大宗商品交易、证券、期货、基金、保险等领域。
  • 产城融合板块以:北大资源集团(北大科技园)等为业务主体,以高科技、文创等园区建设和运营以及创新孵化为核心业务,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和服务,积极践行和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依托北京大学百年名校教育资源,在这些业务板块中,虽然该集团拥有6家上市公司,但由于业务多元化扩张太快,以IT为主业务的方正集团资不抵债,在2020年申请破产重整,分别为: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等申请破产重整一审民事裁定书(2020)京01破申530号

2020年2月19日,本院裁定受理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集团)的重整申请,并指定方正集团清算组担任方正集团管理人。2020年7月17日,方正集团管理人以方正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业控股)、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医疗)、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产集团)、北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源集团)与方正集团存在高度的关联性且财务严重混同,区分方正集团与四家公司财产的成本过高,对方正集团单独实施重整将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公平清偿利益为由,向本院申请将四家公司与方正集团实质合并重整。本院于同日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公告,并通知被申请人等利害关系人。2020年7月28日,本院组织召开听证会,申请人方正集团管理人成员,被申请人产业控股、北大医疗、信产集团、资源集团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异议债权人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资产)的委托代理人,方正集团董事长,****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会计师事务所)代表参加了听证会。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民事裁定书(2020)京01破13号之五

申请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
2021年5月31日,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集团)管理人向本院提出申请,称债权人会议依照债权分类对方正集团、方正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业控股)、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医疗)、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产集团)、北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源集团)重整计划草案进行了分组表决,出资人组对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进行了表决,重整计划已经通过,请求本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附后)。”

方正团旗下6家上市公司名单:方正证券(601901)、方正科技(600601)、中国高科(600730)、北大医药(000788)、北大资源(00618.HK)、方正控股(00418.HK)。由于2020年后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6家公司在股票市场的资产已缩水严重,股价历史低点,北大资源/00618.HK股价低于1元,发稿当日报价为0.165每股。方正控股/00418.HK,发稿当日报价0.510每股。北大医药/000788自2022年12月21日晚公报,北大医药公告称,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目前股价为7.21元。其中方正科技/600601已报退市预警ST,股价2.56元每股,目前仍无起色之势。

根据《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重整的进展公告》: 证券代码:600601 证券简称:*ST 方科 公告编号:临 2022-09,关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重整计划执行进展” 公布:截至上述《告知函》出具日,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方正信产持有公司股份 276,333,368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2.59%,根据重整计划,该部分公司股份将全部转由“新方正集团或其下属新设业务平台”持有,新方正集团已于 2021 年 10 月设立完成。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新方正集团的股权结构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设立的 SPV 持股约 66.5%、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代表珠海国资)设立的 SPV 持股约 28.5%、债权人组成的持股平台(合伙企业)持股约 5%。因此,平安人寿设立的 SPV 拟成为新方正集团的控股股东,中国平安保险(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平安人寿的控股股东,拟间接控制公司。上述情况详见公 司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发布的相关公告。 2022 年 1 月 30 日,方正集团书面告知公司,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 会做出正式批复,同意平安人寿提出的重大股权投资新方正集团的申请。详细公告原文(上海证券交易所)。

清华紫光发展历程:1988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这是紫光的前身。紫光20年波澜壮阔的产业画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紫光与联想、方正成为中关村高科技的三面大旗,至今屹立不倒,究其根本,就是厚重的文化底蕴、领先的科技实力和完善的品牌形象。如今,清华已经化为紫光内在的精神动力,品牌已经成为紫光最大的核心资源。循着清华的百年传承,踏着时代的科技脉博,我们发现,追寻紫光的品牌发展之路,正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圆梦轨迹。参考集团官方介绍: 紫光二十载品牌之发展 |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thunis.com)

统一企业商号,初创紫光自有品牌

198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提出了兴办中关村高新技术试验区的建议,顺应着这股强大的新生力量,改革的春风吹进古老的清华园,为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于当年7月成立。这是紫光的前身,也是清华大学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启明星辰。

为适应集团公司体制建设的需要,树立清华大学高新技术产业的统一整体形象,1992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商号--清华紫光--确立,作为总公司从属名称在工商部门备案。“清华”是清华大学的简称。“紫”,取意于清华大学的校色“紫”和校花--“紫荆花”,“紫光”意为“清华之光”,它体现了企业的创办宗旨--以清华智慧奉献社会。“清华紫光”成为总公司统一形象的标志,表明清华紫光属于清华,源于清华,利于清华。
1993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正式成立清华紫光集团,由原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及其所属的9家公司组成,其核心企业为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即原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公司提出“统一商号”,确定清华紫光集团的商号为“清华紫光”,商号图案以TH-UNIS(Tsinghua University Splendour)中间大写字母N为构图中心,由两个互为倒立的轴对称的U字型轮廓构成,采用校紫色为标准色彩,展示了“清华紫光”与“清华大学”的密切关系。三年后,所有的子公司都换成了“清华紫光”的商号。通过统一商号,公司统一了思想、统一了形象,“清华紫光”的商号成为紫光集团化发展的沉稳基石。

清华紫光主营业务:根据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thunis.com)介绍: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营信息电子产业的中国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股票简称紫光股份,代码000938),成立于1999年3月。聚焦于IT服务领域,致力于打造一条完整而强大的“云—网”产业链,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的行业应用领域全面深入,并成为集现代信息系统研发、建设、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提供商。目前,紫光股份的核心业务基本覆盖IT服务的重要领域:硬件方面提供智能网络设备、存储系统、全系列服务器等为主的面向未来计算架构的先进装备。

 目前紫光集团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紫光股份(000938)、紫光国鑫(002049)、紫光学大(00526),据紫光官方公布紫光 - 重大新闻 (unigroup.com.cn):“ 2022年1月17日,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2021)京01破128号之二《民事裁定书》。根据《民事裁定书》,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重整计划,并终止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重整程序”。近期各大媒体播报:3月20日,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刚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移送监察机关。

相关媒体报道:

 

两家公司都是百年名校教育背景,声誉扬名海内外,高校背景下的科技企业上市公司,都在这一时间阶段出现债务资不抵债,破产重整,或许适时须要问过自身是哪里出了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根本才能为中国科技企业发展解开枷锁,原本是中国“产学研”典范,如今都双双破产重整。

方正集团、紫光集团,以及另一家联想集团,这三家踏着改革开放红利发展起来的科技公司,也可以说是中关村科技园的代表,走过30年后似乎都中了一个症状,顶格阵容却没有在IT领域抢占到顶级战略高地,借着高科技头衔没有将产品技术做到极致,倒是借着科技噱头迅速资本扩张买地,把技术市场当作买地盖楼操作,没钱可以借钱融资找政府担保,建成把园区地产固定资产装入公司,上市再把初期债务清偿,然后再举债并购其他公司。享受国家对科技企补贴红利,没有用在正道上?管理价值趋向走偏,做起了科技园房地产生意,以为获取国家科研土地补贴红利经验,可以用在技术研发市场运营上,自己不用开发投入,直接杠杆配资并购别家公司资产就可以做到,目前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红利已经被这些第一代科技企业消耗殆尽,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房价就是被这第一批号称“国家典范”哄抬上来的,哄抬的不动产价格资产成为此类公司的总资产估值。

以欧美软件、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发展历史作为参考,处在研发阶段的企业,技术原始积累都是需要相当时间日积月累,几代人付出形成的,并非一蹴而就就造就了美国、日本、英国、荷兰、德国等国的核心高端制造业(参考:晶体管半导体芯片越代升级的过程 | 遗昕传媒 - weisim3.com),可以“一蹴而就”属于代工贴牌为主的科工贸厂商,这样可以快速建厂招商,也可迅速采用资本杠杆并购生产线来实现。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土地招商红利换来技术,我们的方正集团、紫光集团,联想集团即是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企业,方正电脑、紫光芯片业务、联想电脑等在核心部件:操作系统、内存、闪存、CPU、显卡、声卡等领域,国内企业起步晚都处在弱势,组装电脑生产线,可以通过并购短时间组建车间即可实现,可以软件、芯片核心设计算法,是无法通过短时间通过开发区土地招商引资实现的,生产工厂依赖于土地,软件封装的逻辑、算法,芯片内封装的软件是存放在人的大脑中属于知识产权,工厂属于不动弹土地和房产,纵观微软、苹果、Google,以及英国ARM处理器是Acorn有限公司起初都是从地下车库或仓库中诞生的企业,从一点一滴积累壮大发展成今天巨无霸科技企业,才会进驻园区整栋写字楼发展成集群,公司上市估值随着产品市场热度波动,我们的是先以科技科研项目建园区楼宇,把不动产地产估值通过会计直接装到公司估值中,而不是技术产品市场的估值,所以跑偏了题,做科技公司不用看科技研发力,看公司有几栋楼房便撑起公司几十、几百上千亿市值规模。这便是上市公司市值几百亿上千亿规模的企业,几十年过去了,在核心系统、内存、闪存、CPU、显卡、声卡等芯片技术仍然牢牢在欧美国家手里(参考:存储芯片的技术与商业 | 遗昕传媒 - weisim3.com富士通公布ARM处理器成果MONAKA | 遗昕传媒 - weisim3.com),一旦改革开放土地红利褪去,不动产估值剥离,这些公司的技术产品市场份额少得可怜,以前快速扩张并购买到的生产线也只是人家淘汰非核心资产。

高校如何将科研学术发扬光大?

我们可以简单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借鉴些代表性案例:

(1)当年杨致远读博士时在斯坦福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创办了yahoo/雅虎,当时正是互联网的萌芽阶段,yahoo是2000年硅谷互联网最显著代表科技企业,席卷全球,斯坦福大学完全可以出资让其成为校企,没有这么做而是让大学研究的学术引荐给了专门的投资机构。1994年,杨致远与大卫·费罗(David Filo)在斯坦福大学创办了小说索引网站。该服务很快得到流行--与当时的网景一样--成为互联网萌芽初期的标志。1995年,杨致远与大卫·费罗申请了休学,尝试着手推广他们在学校当中开发的项目“全球咨讯网指南(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并于1995年4月创立雅虎公司。

(2)麻省理工学院各种实验室在计算机领域的技术研发是在全世界享誉盛名的,如电子邮件Email、多点触屏技术、以太网、波斯顿机器人最初都是该所大学实验室研究出来的,但大学没有直接拿着这些技术大肆融资,盖楼搞园区扩张,而是把专利技术授权转让给了索尼、佳能、微软、苹果等公司收取授权费,至于做成什么样的产品那是授权公司的事情,学校实验室不断培育研发新的科学技术,参考: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盘点丨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里程碑 (mittrchina.com)

最后还是用“成功非偶然,失败是必然”作为结束语,希望当下国内科技企业能够找方向,方正集团和紫光集团背靠历史名校口碑知名度,虽破产目前有平安保险间接持有方正集团资产,各地区国资委也在进驻紫光集团资产,但仍需要找准科技企业方向“用科技改变造福人类”,而不是借科技噱头盖房子楼宇填充公司资产。